中俄合作韌性強、潛力足、空間大
光明日報駐莫斯科記者 韓顯陽
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于5月23日至24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,中國外交部對此表示,中俄作為最大鄰國和主要新興市場國家,合作韌性強,潛力足,空間大,“期待通過米舒斯京總理訪華,進一步加強雙方合作,深化人文和地方交流,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強勁動能”。
中俄關系互信水平不斷提高
過去10年,中俄雙方相互尊重、相互信任、互利互惠,兩國關系歷久彌堅,呈現更加全面、更加務實、更具戰略性的特點。普京總統在“俄羅斯—1”電視臺3月26日播出的《莫斯科·克里姆林宮·普京》節目中表示,近數十年來,總是有很多人幻想讓中國與俄羅斯之間形成對抗,“我們了解我們所生活的世界,我們非常珍惜我們之間的關系和我們近年來達到的水平”。他在3月29日出席政府會議時表示,俄與關鍵國伙伴之間的協作絕非僅限于貿易,比如上周與中國伙伴確定了八個最重要的合作方向,其中包括“建立技術合作伙伴關系、基礎設施互助發展、金融領域以及實體經濟領域合作等”。
針對美西方媒體散播離間中俄關系的言論,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5月15日駁斥稱:“我們與中國的關系是戰略性的特殊伙伴關系,這里并不存在誰依賴誰。俄中關系基于共同利益,是互惠互利的,兩國在國際事務中世界觀相近,在國家發展問題上,我們都反對以強凌弱,反對將自己的意見強加于別國?!?/p>
今年4月,米舒斯京總理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通電話時表示,當前俄中關系處于歷史最高水平,習近平主席對俄進行國事訪問取得圓滿成功,開啟了俄中關系新篇章,俄方愿同中方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,推動共同發展。俄政府5月19日發布消息稱,米舒斯京總理將先后到訪上海、北京,與中方研究雙邊經貿領域合作的重點問題,特別是在工業、能源、交通基礎設施、農業等領域的協同互動。
中俄務實合作快速推進
俄塔斯社稱,盡管國際形勢錯綜復雜,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明顯增加,但俄中經貿合作依然穩中求進,保持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,中國穩居俄羅斯第一大貿易伙伴國。普京總統在早些時候指出,今年俄中雙邊貿易額有望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。
最近兩年間,中俄雙邊貿易額每年保持約33%的增長,2022年創歷史新高,達到破紀錄的1850億美元。俄聯邦政府5月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,今年1月至3月俄中雙邊貿易額達519億美元,同比增長24.5%。目前,俄農產品對華出口較去年同期增長91%,達24億美元。與此同時,吉利、哈弗、江淮以及奇瑞等中國汽車品牌目前在俄市場份額已占40%,預計今年底將升至60%。
俄中各口岸的貿易量大幅度增加,過境車輛的數量以及過境貨物的總重量也在不斷增加。自5月15日起,外貝加爾斯克國際汽車檢查站從實驗模式轉變為24小時運營模式。模式轉換當天,通過該邊檢站的車輛數量是前一天的1.7倍。鑒于俄中貿易快速增長,俄聯邦海關局遠東分局新增493名編制內員工。
俄羅斯儲蓄銀行第一副行長韋佳欣稱,自2022年初至2023年中期,人民幣在俄支付激增,“今年年底前,人民幣在俄羅斯的貨幣支付結構中可能會取代美元”。
當前,中俄地方合作熱情不減、勢頭良好,俄三分之二的聯邦主體已同中國相關地區建立聯系和接觸機制。俄遠東和北極發展部部長切昆科夫5月19日表示,根據普京總統有關2023年建成第一個“國際超前發展區”的指示,包括猶太自治州、阿穆爾州、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、濱海邊疆區在內的遠東各地區正在競爭,“中方表示有興趣與我們在‘國際超前發展區’框架內建立合資企業”。
中俄人文交流方興未艾
當前,中俄在文化、科學、體育等人文領域交流正逐步恢復。在時隔三年半之后,俄著名指揮家捷杰耶夫與馬林斯基交響樂團3月27日至30日登上中國國家大劇院的舞臺,再次與中國觀眾見面。據悉,俄國立模范大劇院也積極擴大對華合作,計劃2023年和2024年到中國舉行巡回演出。中國捷成華視網聚公司不久前與俄“Riki”集團公司簽署協議,買下俄動畫片《螺絲釘》的播出權。據悉,該動畫片第五季計劃2024年在該中國公司所擁有頻道以及騰訊視頻等其他平臺播出。
5月下旬,第九屆俄中夏季青少年運動會在重慶舉行,比賽項目包括羽毛球、籃球、排球、手球、摔跤、游泳、足球、藝術體操等八個項目。俄羅斯代表團派出158名運動員、50名教練和專家參賽,俄體育部長馬季欽出席開幕式并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。
中國航空航天業近年來所取得的驚人成就,得到俄羅斯同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。俄航天歷史學家、齊奧爾科夫斯基航天研究院院士熱列茲尼亞科夫4月下旬說,中國支持在大型復雜航天項目上開展國際合作,與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全球多個國家在太空領域的合作越來越密切,“俄中太空合作可以成為更廣泛國際合作的基礎”??臻g法國際研究所成員、空間專家烏瓦羅夫5月中旬表示,俄中包括《關于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諒解備忘錄》在內的各項協議,為兩國在格洛納斯和北斗系統、聯合月球站建設項目等太空領域合作提供了必要法律基礎。
此間觀察家指出,俄中在政治外交、經貿投資、科技人文以及國際事務中的高水平合作,有力提升了俄羅斯人心目中的中國形象。根據俄“社會輿論”基金5月18日公布的一項民調結果,72%的俄羅斯人認為中國是俄羅斯最友好、最親近的國家,70%的受訪者認為現在與中國開展合作對俄經濟而言最為重要。
?。ü饷魅請竽箍?月22日電)